加载中 ...
首页 > 财经 > 证券 > 正文

A股上半年先抑后扬 市场底部已经明确

中国财经界 2022-08-10 11:02本文提供方:网友投稿原文来源:网络   阅读量:11939   会员投稿

2022年上半年,A股市场先抑后扬,三大指数在4月27日同日探底,之后触底反弹。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、科创50指数上半年分别累计下跌6.63%、13.2...

2022年上半年,A股市场先抑后扬,三大指数在4月27日同日探底,之后触底反弹。上证指数、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、科创50指数上半年分别累计下跌6.63%、13.20%、15.41%、20.92%。资金层面上,上半年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717.99亿元,而两市融资余额减少2022.82亿元。

  分析人士表示,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区间偏低水平,具备中线价值,未来随着经济企稳、国内流动性宽裕,A股估值将迎来修复,市场将迎来不错的投资机会。

  A股上半年触底反弹

  上半年,A股市场先抑后扬,走出触底反弹的“V”型行情。4月27日之后,在“稳增长”政策不断加码等积极因素的推动下,A股市场开始持续反弹,上证综指、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最大反弹幅度分别达到19.33%、28.89%、34.93%。整个上半年,A股有超过1100只股票上涨,涨幅最大的浙江建投累计上涨310.51%。

  从成交额来看,Wind数据显示,2022年上半年A股共有117个交易日,日均成交额为9752.87亿元,其中1月日均成交额为10552.73亿元,2月日均成交额为9399.92亿元,3月日均成交额为10146.58亿元,4月日均成交额为8808.37亿元,5月日均成交额为8373.35亿元,6月日均成交额为11010.84亿元。5月日均成交额为月度低点,投资者观望情绪浓重,到6月开始显著放量。

 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表示,在错综复杂的内外环境下,此前A股经历了4个月的持续下跌,4月低点也是近3-4年的“大底”,熊市寒冬已过。

  资金面逐渐积极

  Wind数据显示,上半年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A股717.99亿元,其中沪股通资金净流入862.06亿元,深股通资金净流出144.08亿元。两市融资余额上半年累计减少2022.82亿元。

  Wind数据显示,上半年北向资金加仓电力设备、银行、有色金属行业金额居前,均超过100亿元。从个股情况来看,上半年北向资金加仓阳光电源、汇川技术、长江电力金额居前,分别为77.33亿元、70.59亿元、66.20亿元。赛道股与价值股是北向资金上半年加仓重点。

  此外,上半年仅有纺织服饰、石油石化板块实现融资净流入,净流入金额分别为2.02亿元、1.69亿元。个股方面,盐湖股份、恒力石化、宁德时代融资净流入金额居前,分别为33.30亿元、25.19亿元、14.63亿元。贵州茅台、隆基绿能、中国平安融资净卖出金额居前,分别为41.41亿元、33.09亿元、32.79亿元。

  下半年A股预期乐观

  经历跌宕起伏的上半年,下半年首个交易日,A股市场震荡下跌,创业板指跌逾1%。对于下半年的A股市场,机构人士大多持乐观态度。

  “从投资时钟和牛熊周期两个视角来看,市场底部已经明确,三大领先指标企稳也明确了反转信号,本轮底部形态大概率是平缓的浅V型。今年‘稳增长’背景下行业板块轮番修复,4月下旬以来新基建走势占优,消费板块的性价比正在上升。”荀玉根认为。

 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秦培景预计,政策合力支撑经济快速修复,外部风险压力缓解,A股慢牛重现,今年市场行情可分为情绪平复、估值修复、估值切换三个阶段,当前市场正处于第二阶段。

  在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汉锋看来,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区间偏低水平,具备中线价值,但下半年市场内外部环境可能面临一定挑战,市场上行空间需更多积极催化剂支持,中期不宜过度悲观。流动性方面,利率水平可能稳中趋降,股市流动性好转则依赖风险偏好的改善。对投资者而言,行业配置上应以“稳”为主,先守后攻。

  对于市场配置,王汉锋建议在海外持续加息预期背景下适当减配上游周期股,重点关注三条主线:一是“稳增长”或有政策支持的部分领域,如基建(传统基础设施及部分新基建)、建材、汽车等;二是估值不高且与宏观波动关联度相对不高的领域,特别是部分高股息领域,如基础设施、电力及公用事业、水电等;三是基本面见底、供应受限或景气度持续改善的领域,如农业、有色金属、煤炭、光伏、军工等。

本文来源:责任编辑:匡章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中国财经界财经产品下载专区

免费开户

服务时间:8:30-18:00(工作日)

{"error":401,"message":"site error"}/news/2022/0711/943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