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载中 ...
首页 > 财经 > 焦点 > 正文

五位专家建言稳增长:保持宽信用势头推动有效投资

中国财经界 2022-08-09 07:53本文提供方:网友投稿原文来源:网络   阅读量:5072   

今年以来,中国加大宏观政策调整力度,有效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,各项政策出台并得到有效落实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,财政政策更加积极,货币政策更加稳健。同时...
五位专家建言稳增长:保持宽信用势头推动有效投资

今年以来,中国加大宏观政策调整力度,有效协调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,各项政策出台并得到有效落实。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,财政政策更加积极,货币政策更加稳健。同时,要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箱,主动应对,努力帮助市场主体发展和稳定经济市场。

对此,接受《证券日报》采访的??5?专家认为,接下来的宏观政策将继续以积极扩大需求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为政策立足点和着力点。财政和货币政策会继续发力,会有明确的“抓手”。

推动宽货币向宽信贷转变

“稳健”仍是今年货币政策的主基调。今年以来,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进一步加大,央行及时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,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双重功能,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

央行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,当前流动性合理充裕,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,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有所提高。

财经研究院副院长吴朝明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,推动宽货币向宽信贷转变。

在吴朝明看来,在具体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,三个“抓手”有望协同发力:一是政策性银行新增的8000亿元信贷额度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,将在支持信贷扩张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;二是再贷款等结构性政策工具将继续增加并更快使用,重点支持智能低碳、小微企业和经济薄弱地区;第三,房地产相关信贷政策有望边际宽松,因城施策,适当开放一些政策工具箱,稳定房地产融资需求。

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云认为,接下来的宏观政策总体上将继续以积极扩大需求、有效弥补社会需求不足为立足点和着力点。政策将更加注重扩大内需,有效增强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。重点不是给短期政策加码,而是优先保证存量政策提前布局,增量政策落地见效。

庞云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在继续稳步化解重点领域风险、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的前提下,货币政策的主要力量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,引导实际贷款利率稳步下降。将更多运用结构性工具,为修复实体经济薄弱环节、疏解企业提供精准定向支持,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、民营企业、房地产行业、消费贷款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。

至于接下来是否有降准或降息的可能,上述分析师均认为可能性较低。吴朝明认为,由于中美利差仍将长期倒挂、国内物价稳定压力和需求不足制约货币宽松效果等因素的影响,预计短期内降息和RRR下调的概率较小。

“考虑到三四季度通胀压力可能上升,其他主要经济体可能继续维持加息的基本政策立场,下半年全面降息和RRR降息的可能性较低,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仍可能不对称下调,资金面宽松、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的‘量宽价’局面可期。”庞伟说。

财政政策将更加务实。

今年以来,财政政策积极发力,大规模实施增值税退税,切实加快了退税进度。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最新数据显示,截至20元7分,已有2,000.5亿元的退税款退至纳税人账户,比去年全年的退税规模多了5倍。此外,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金额将达到3.65万亿元,到6月末,用于项目建设的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。

至于财政政策在哪些方面可以继续发力,促进有效投资和增加消费,东方金诚宏观首席分析师王庆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财政政策在稳增长的方向上会保持较高的连续性。其中,上半年专项债、减税、退税等措施充分发力后,下半年增量财政政策工具仍大有可为。

AVIC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董仲云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采访时表示,中国经济将延续自6月??5?以来的复苏趋势。今年上半年,专项债券发行3.41万亿元,远远领先于上年水平。今年下半年将有大量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,这将为中国经济提供持续支撑。

“财政政策将继续发力,稳增长,政府将积极加杠杆,弥补居民和企业资产负债表扩张能力的不足。下半年要在基础设施投资、市场保障、民生保障、促进消费等方面保持强劲的财政支出。”董仲云说。

王庆认为,在近期“支持地方政府充分利用专项债务限额”的调整下,下半年最多可增发约1.55万亿元专项债务,这将是推动基建投资持续加速的关键保障。同时,这也有利于缓解下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可能同比下降的问题,保持广义信贷势头,提振消费和投资信心。

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力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稳增长力度将进一步加大,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更加注重实效。也可以适当提高赤字水平,或者不调整预算,增加发行不计入赤字的特别国债,有效配合货币政策,促进有效投资,增加消费,更好地扩大内需。

陈力表示,在促进消费方面,代金券资金支持汽车消费,加大购买新能源汽车力度,鼓励旧车报废和新车置换,扩大购买新车补贴范围,带动消费升级和增长。

货币政策需要协同努力。

《证券日报》采访的多位专家都有一个共识,就是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配合,才能发挥更好的政策效果。

吴朝明认为,首先,要保持宽松的流动性环境,支持金融低成本融资;其次,在增量财政和准财政政策的努力下,利用好政策性和开发银行信贷资金和金融工具,提供配套的基础设施信贷资金。另外,稳定房地产融资,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,防止房地产风险向金融风险转移。

庞云表示,在与财政政策的联动方面,货币政策要充分利用各类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,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项目进度,尽快落地。

王庆认为,下半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充分配合,确保财政政策加码过程中市场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充足的水平,避免市场利率过快上涨。这是撬动更多社会存量资源支持市场主体的基础。

“在财政支出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的同时,政策还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,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。”王庆表示,为此,产业政策应进一步降低社会资本的准入门槛,充分挖掘REITs等市场机制在吸引金融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潜力。

陈力也认为,要进一步推动公募REITs的健康发展,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,有利于存量资产与新增投资的产融结合,提高投资效率。

本文来源:责任编辑:笑笑
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{"error":401,"message":"site error"}/news/2022/0711/94304.html